通货膨胀与经济悲观情绪或正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一项调查发现,消费者如今在购物时较不会考虑产品是否环保,即使选择支持更有环保与社会意识的品牌,他们愿意支付的金额也少了。
To continue reading, subscribe to Eco‑Business.
There's something for everyone. We offer a range of subscription plans.
- Access our stories and receive our Insights Weekly newsletter with the free EB Member plan.
- Unlock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and archive with EB Circle.
- Publish your content with EB Premium.
根据这项由金融咨询公司Stifel Financial展开的六国调查,过去一年,中国、美国、英国和法国消费者中,为产品可持续性付更高价的意愿已减弱;在意大利和德国,随着消费者更重视产品性价比,人们也不愿意为绿色食品支付更高金额,品牌是否有可持续生产的认证变得较不重要。
该报告的作者认为,绿色消费现象的消退,主要因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让食品和能源价格飙至历史新高,推高了通胀。
Stifel Financial董事经理兼运动及生活品牌分析师达菲(Jim Duffy)说:“因通货膨胀,现在什么都要多付一点。这非常考验消费者为产品的可持续性付更高价的决心。”
尽管全球经济正从一场冠病疫情导致的历史性衰退中复苏,人们已开始担忧下一轮衰退的到来。各国领导人纷纷警告,未来几年全球通胀压力将居高不下。以中国为例,根据4月份的最新数据,它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就同比上涨了8%,高于预期。
这项今年4月针对11万498名年龄介于18至55岁人士的网络调查显示,与西方国家消费者比较,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可持续产品时较不愿意付更高价,愿意为绿色品牌多付一成价格的消费者只占18%。愿意这么做的美国消费者比例为26%。
在调查所考虑的国家中,中国消费者也最不可能考虑以产品租用或购买二手产品取代购物,对了解所买商品是否获任何环保认证的意愿也最低。参与调查的中国消费者中,超过一半(51%)表示他们在购物时不常关心有关品牌可持续性的信息。在美国,这一比例为28%。
尽管如此,过去一年,由于其它国家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下跌,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加深,他们对可持续品牌的需求正在快速扩张。
与一年前相比,关心品牌可持续性的中国消费者比例增加,显示这群消费者还是希望实践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更多中国消费者(61%)也愿意抵制他们认为不道德或不可持续的品牌,其比例比法国消费者(56%)、英国消费者(45%)或美国消费者(41%)高。
“
因通货澎涨,现在什么都要多付一点。这非常考验消费者为产品的可持续性付更高价的决心。
达菲(Jim Duffy),Stifel Financial董事经理兼运动及生活品牌分析师
此外,对于企业为打造可持续品牌而进行的营销,中国消费者较不抱持怀疑态度,近一半消费者认为企业如今更致力于履行它们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承诺;与之相比,在意大利、德国、法国或美国,这么认为的消费者比例少于三分之一。
如今,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所购买的品牌是否重视可持续理念,也愈加相信品牌应该注重环保、维护人权。相比至下,在美国,消费者的可持续意识大幅下降,而报告作者将这现象归于冠病疫情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消费需求被压抑导致的价格通胀。
美国的焦虑
美国消费者中,每十人有超过八人认同企业有必要依循更可持续的作业方式,但少于三分之二(64%)的消费者如今愿意为具有可持续意识的品牌付更高的价格,比例少于去年的67%。美国消费者是调查中唯一一组表示购物时现在较不关心品牌可持续性的消费者。按调查16项指标纵观消费者对可持续理念抱持的态度,美国消费者各项指标的指数都下跌;中国消费者有七项指标的指数呈上升趋势。
从整体来看,在各个参与调查的市场,比起企业是否制定碳中和目标或公开倡导环保理念等环境相关事项,消费者更关注企业是否实践商业道德,如确保员工获得公平薪酬与待遇,以及如期缴税等。
今年2月由瑞士瑞信(Credit Suisse)发布的另一项相关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比富裕国家的同龄人更关心全球暖化的困境;相对法国、德国与美国等较富裕国家的年轻人,在贫穷国家的消费者更愿意实践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