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应对:专家的2023年回顾与展望

五位代表学术界与公民社会组织的专家分享他们对于中国过去一年环境与气候相关事件与政策的想法。哪些政策最重要?下来一年大家应关心什么议题?

Traffic_Beijing_China
In China, exports of electric vehicles (EVs) hit a new high, of more than 1.2 million units, up 77 per cent year-on-year. In fact, performance was impressive across all of the “three new” exports (EVs, lithium batteries and solar cells), which has helped boost the global low-carbon transition. Image: , CC BY-SA 3.0, via Flickr.

2023年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中国最暖的一年。

从”三重”拉尼娜现象转变成中等强度厄尔尼诺,气候异常引发的高温热浪、暴雨洪涝、台风飓风,干旱和野火频繁出现。随着极端天气成为”新常态”,在2023 年,我们比以往更容易感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能源转型,气候适应等议题也显得更加紧迫。

中国的行动至关重要。当谈及中国气候应对时,不应只宏观讨论政策,也应注重执行。这篇报道集结了五位来自学术界与公民社会组织的专家对于中国气候应对的想法。他们主要回答两个问题:2023年,他们认为最重要的环境事件或政策是什么?什么事情让他们印象最深刻?

关注CBAM和中国煤电增长

陈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

2023年,气候变化领域确实有所进展。在国际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届缔约方会议(COP28)达成了转型脱离化石能源(transition away from fossil fuels)的共识,进行了《巴黎协定》达成后的第一次全球盘点,并在气候资金上也取得了积极进展。这是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大会,场内谈判之外,边会活动和各种技术非常丰富,大会交流让我感触很深,作为该领域研究者,我们也要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

而另一方面,现实情况也不容乐观。欧盟通过了碳边境调整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后文简称CBAM),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进入过渡期。这是全球第一个碳关税单边惩罚性保护机制,令人警惕,要小心CBAM成为一个”潘多拉魔盒”,破坏政治互信、走向政治对抗。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的通过多边对话和国际合作,寻求解决方案。单边惩罚不公平,搞小圈子解决不了问题。

在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再创新高,全年新能源汽车出口超1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77%。实际上,由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组成的外贸”新三样”表现都很亮眼,正在为全球低碳转型贡献重要力量。

但另一方面,煤电投资的持续增长让人忧心。在2022年经历了川渝高温干旱、水电供应不足导致的拉闸限电后,国内对能源安全高度重视,不得不通过新增煤电保安全。2023年煤电的运行小时数在增加,部分地区能源排放的增幅甚至超过了GDP增长。然而,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未来煤电有很大的资产搁浅风险。我们正处于能源转型的阵痛期,新增煤电或许是无奈之举,但这是不可持续的。保安全的压力不应该都放在供应端,以很低的价格无限保供不合理。能源安全也不只有煤电一条路,要尽可能通过多能互补、智能电力调度、跨省电力市场机制、以及需求侧管理等等,系统性地解决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问题。

从2009年开始,中国社科院和气象局每年都会组织编写和联合发布《气候变化绿皮书》,已经坚持15年。一路走来,我们持续关注和记录气候变化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2023年再次成为人类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且增幅较大。温度不是气候变化的唯一指标,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不只是忍受更多高温热浪。海洋热容量、二氧化碳的浓度、冰川退缩、海平面升高,整个气候系统各种指标都在创造新高,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非常广泛,让我感到深深的忧虑和严峻的挑战。

在”双碳”时代的背景下,我也很荣幸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2023 年,我主编的《”双碳”目标与绿色低碳发展十四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与20余位”双碳”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合作的成果,希望能帮助管理者学习关于”双碳”目标、”1+N”政策体系的系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推动全社会的低碳转型。

此外,我和国家气候中心巢清尘主任等编著的《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入选了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生态环境科技成果科普化典型案例和优秀科普作品。科普不是我的主业,但能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碳中和,理解这样一个未来世界——一个可能我们看不到、但他们将会生活其中并参与建设的碳中和世界,这让我觉得意义非凡。

COP28让低碳发展前景可预期,人工智能值得关注

马军,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我认为2023年最重要的环境事件是2023年11月30日至2023年12月13日在阿联酋迪拜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这届气候大会完成了《巴黎协定》后首次全球盘点,达成化石能源转型共识,使得低碳发展前景的可预期性显著提高,同时释放出团结、行动、携手落实承诺的有力信号。(参见中外对话报道《COP28:为气候行动设置起跑线,但没有终点线》

在政策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去年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与高质量发展。
技术方面,过去一年最为重要的就是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对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其可能造成的多重风险,其中也包括环境影响——庞大的算力需求背后是同样庞大的能源需求和水耗。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人类社会加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而不是让其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拖慢整体的减碳步伐,是接下来需要深思的问题。

此外,去年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行星健康(Planetary Health)成为关注热点,在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地球的状态、使得我们的星球进入”人类世”这个新的地质时代的今天,我们必须探测和尊重星球边界,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存,同时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健康。

2023年,我所在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连续第十年开展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评价(编者注:这是一个使用政府公开信息和企业公开披露信息,评价企业在供应链环境管理表现的项目),同时协助大型金融机构梳理了逾百万家贷款企业的环境绩效,显示环境大数据正在形成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不仅是1.5度:让更多中国人参与气候行动

刘金梅,自然之友总干事

2023 年,我最关注的是《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下简称”《行动计划》”),它划定了新的重点区域的范围,《行动计划》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总数从80增加为82个,也提出了PM2.5各个重点区域的指数和目标。

2013 年到 2022 年,中国的空气质量有了显著改善——这是不是意味着,污染攻坚战结束了?我作为从业者的角度看来,《行动计划》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中国的污染防治工作,还远没有结束,它进入了新一轮的”深水区”。我们确实在污染防治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是从公众健康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污染防治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计划》还有一个重要意义。2021-2022 年,由于疫情防治的缘故,部分地区的工业生产企业存在非常规生产经营的情况,导致空气质量的监测结果可能并不能反应最真实的情况。但2023年,经济秩序全面恢复之后,为了追赶疫情三年的损失,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出现了明显的反弹,公众的感受和体验也是如此,污染天气的天数明显增加了。作为环境保护的从业者,我们会忧虑会不会因此放松对于污染防治的管控。但《计划》释放的信号很明确,加强污染防治和不断提高空气质量依然是坚定不动摇的政策方向。

2023 年,有一个我所期待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气候适应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造成的损失已经在变得越来越显性,但是政策,技术,金融,甚至慈善和社区领域的讨论和参与重点更多还是聚焦在减缓,而适应得到的关注远远不足。温室气体减排当然非常刻不容缓,但是气候适应这件事情也已经迫在眉睫了。特别是中国也是气候脆弱国家,复杂的地理,气象条件,让我们在气候适应上面临的挑战也是复杂而艰巨,因此我们需要对它有更认真和严肃的重视。

自然之友2023 年最骄傲的一个项目就是”公民气候行动计划~玲珑计划“。这是一个让不同领域的行动者和领导者通过个体气候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回应真实问题的项目。

参与者大多都不是环境从业者或公益人士,他们可能是医生,老师,全职妈妈,农场主,杂货店主,大学生……第四期有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伙伴,她是一名博士候选人,在间隔年期间她希望在玲珑计划的支持下开展的行动是”户外工作者在高温热浪之下的气候适应”。她会去应聘外卖员和建筑工地的工人,去实际体验高温热浪之下户外工作者的真实痛点,从而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自然之友希望通过玲珑计划,让公众找到自身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联。不仅仅是1.5度,而是我日常的消费行为,我的生活方式,都和气候变化有关。那相信我和气候变化有关系之后,我能做些什么?这些都是自然之友希望通过玲珑计划,通过一个又一个玲珑伙伴真实的气候行动案例提供给更多公众的。我们希望以此启发和支持更多青年一代关注并参与到气候行动当中来,用积极的行动对抗焦虑和无力感。

重要趋势:中国能源系统脱碳

袁瑛,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

2023年,我认为最重要的环境事件,应该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的剧烈发生和频发:从今年在中国长江以南发生的特大暴雨、到印度北部的高温热浪,再到美国夏威夷州的山火,我们在这一年目睹了地球系统的临界点不断被突破,人类的生活已被抛出了 “舒适区”。

而谈到2023年最重要的趋势,则是中国能源系统的脱碳进程。在面对能源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双碳’等多重目标的影响下,中国电力系统出现了可再生能源大幅增长和煤电装机审批加速并行的情况。这一年间,可再生能源产业不仅最大地贡献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其装机也历史性超过了煤电。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电发电进程中的博弈,将决定中国电力部门的碳排是否尽早达到峰值,并助力”双碳”目标的落地。

技术方面,首推包括动力电池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中国企业引领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同时中国也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助力全球汽车产业”退燃”,推动交通部门加快零碳转型。

在这一年,让我倍感骄傲的成就有很多,其中的亮点包括:

绿色和平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两大环境危机面前,始终秉承”行动带来改变”,也是国内外重大环境事件和公共政策的分析者和建言者。2023年,绿色和平共发布了16份报告;组织了9场专业研讨会,线上线下17场活动;接受中外媒体采访近300余次;刊发媒体评论文章20余篇,以及与企业的沟通会48次。

今年,绿色和平是国内外重大环境事件和公共政策的分析者和建言者。在中国助力气候议题”破圈”的同时,我们尝试把气候议题与广泛的社会关注的话题紧密连接,包括发布《文明的温度:气候变化对中国西北地区生态、产业及文化遗产系统性影响评估》报告,100多个小时的播客内容生产,以及近50多位社群带领者,在全国组织气候主题的桌游社群活动等。

在这一年,绿色和平监督和赋能并举,推动了包括字节跳动、立讯精密、台积电、唯品会以及吉利汽车集团等来自互联网、电子制造以及汽车产业的引领者们,在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和退燃等气候目标上做出庄严承诺。

最后,我们推出地方气候行动力评估体系,助力京津冀、长三角和大亚湾地区率先低碳转型,诊脉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资困境,提供政策建议,并在森林和海洋议题上献言建策,积极参与参与国家森林海洋法规的制定。

海洋保育同时,注重维护社会公平

王松林,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创始人、理事长

我觉得今年海洋公益领域最重要的趋势是:各方在寻求环境和资源问题的解决方案时,会在以往注重政策法规倡导和科学指引的础上,更加关注维护社会公平。比如更加看重当地传统生态知识的积极影响力。同时地,各方也更注重争取沿海社区,特别是生计渔业社区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法规修订上,我们已开始看到这势头。国家林草局2022年公布的《自然保护区条例(修订草案)》第30条,认可了核心保护区里原住居民的生存权利,列明原住居民和其他合法权益主体,”在不扩大现有规模和利用强度的前提下”,可指定的生产生活等活动。虽然有关条文还没有定案,但对比原有法律规定海洋保护核心区内”不能开展捕鱼等人为生产活动”的规定,修订草案明显反映出我国决策者对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视程度。

这个趋势不单能应用在处理渔业资源可持续管理,还适用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的适应、蓝色碳汇保护和修复、减塑上。但未来,我们要如何规范保护区的人为活动,又或如何确保海洋类型的各类保护区域注重公平的同时,能发挥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保护实效,就是新的课题。

2023年,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的工作,也着重于应用传统渔业生态知识指导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的保护工作。其中,在质兰基金会连续三年资助下,海研会与厦门大学科研团队共同开展了闽南、台浅和粤东渔场的海马及其栖息地调查与保护项目,把众多渔民得自渔业生产实践的知识经验与实地科学调研成果集成汇总。

海研会应邀参与了由厦门大学科研团队牵头的《中国海域海马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特征及保护建议》文章。文章已被学术期刊接收。我们期待这类基础工作对我国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30X30海洋保护目标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Like this content? Join our growing community.

Your support helps to strengthen independent journalism, which is critically needed to guide business and policy development for positive impact. Unlock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and members-only perks.

最多人阅读

专题活动

Publish your event
leaf background pattern

改革创新,实现可持续性 加入Ecosystem →